*难忘怀的中餐是腊肉饭。那时的广西腊肉都是亲手腌制的:年猪杀了后,留一条前腿,晾干后搓上一些食盐,然后放在一个陶制的小缸里,待过完年后拿到池塘里刷洗一遍,然后找根绳子系住肉,挂在太阳底下晒。想吃广西腊味的时候割下一块,或炖或炒都是*佳的美味。兄弟姐妹六人,在学校读书的只有我。母亲疼我,常背着父亲割下二三片小腊肉,悄悄塞进我的饭盒里。那腊肉和着大米,在大蒸笼里一蒸,肉香,饭香,连饭盒也香。每到吃时,我便悄悄地躲起来独自享受,生怕被嘴馋的同学看见了抢走一片。腊肉软软的,那带肥的软被筷子一夹或嘴一扒就碎了。粘着肉的米饭油乎乎的、香喷喷的,实在形容不出那般美味和那时的喜悦之情。饭盒里一粒米饭也没有留下,就如母亲说我的那样:“食得狗舔过一样。”
有时因饭蒸得太满,饭盒盖被撑开,上面的腊肉“跑”了,拿饭盒时心痛得不得了,总要久久寻找那几块即将到口,却突然离我而去的腊肉。如果找不到,就会惋惜好一阵子,甚至一个下午都无心听课。
40多年过去了,回想起那腊肉饭仍是记忆犹新。如今,疼我的母亲早已离我而去,现有的条件,即使天天买点腊肉吃也不是什么难事。可每年冬至以后,我还是会选购一块农家猪肉,用父亲的办法腌制腊肉。这不仅是因为腊肉的美味,还想传承父辈腌制腊肉的技艺,更要向后人弘扬我们东阳的腊肉火腿文化。金华腿、上蒋腿、雪舫腿,腿腿都是东阳腿;火腿肠、火腿片、火腿骨,样样皆为美味品。